每当新旧年份交替的时候,人们常常对社会变迁、经济发展、职场生活等等方面,做出“预测性”的分析,期望可以对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有更多前瞻性的理解。
去年,我们提出了七个关键词,解读了人力资源领域的态势。今年,我们再次提出五个不同的关键词,来描述我们对2024年人力资源领域态势的看法。
2023年初,OpenAI 推出的 ChatGPT, 掀起了一阵“生成式AI”(Generative AI)的科技旋风。为此,我们写过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当HR遇上了“ChatGPT”们,将会变得怎样?》。
在那个时候,我们还一度感慨,ChatGPT 本质上,仍然是一种“文本生成式的人工智能”,不具备图像、音频、视频的生成能力。然而,仅仅一年后,OpenAI 便发布了另一项开创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—Sora。在 OpenAI 官网首页的介绍中,对 Sora 的描述是:从文本创建视频,它可以根据文本指令,创建逼真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。
在今天的科技领域,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,给我们的感觉是“一年一个样”,我们相信,在未来,包括 OpenAI 在内的科技公司,一定还会不断放出“科技大招”。
然而,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面对科技的快速迭代和井喷,每个人,包括人力资源的从业者们,应该持有什么样的“认知和心态”,才能在变化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呢?有这样两种状态:
第一种状态:每当出现新的“技术物种”时,有人总是会狂热的追逐技术潮流和热点。如果我们简单分析一下,导致类似状态的原因会是什么呢?我们不否认,有的人确实属于“技术发烧友”,但更多的人或许是在 FOMO 式的心态驱使下,而出现的“心理焦虑”。所谓 FOMO,全称是 Fear Of Missing Out,错失恐惧症,是指我们因为害怕“错过”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。
我们所处的世界,变化越来越多,越来越快,这种变化似乎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离心力,如果我们跟不上变化,就会被狠狠地甩出去。因此,很多时候,我们不得不确保自己能够始终处在变化的前沿,但这种认知和心态,会导致的负面后果是,我们会对外界变化做出不必要的过度反应。
而另一个加剧我们这种“科技焦虑”的原因,是少部分人为了商业利益,人为制造的某种“噪声”。
对于人力资源从业者,我们需要保持对技术变化和发展的敏感,但不能仅仅热衷于追随热点,从而陷入一种科技“盲动”中。
第二种状态:叫做科技“钝感”,我们看不到科技迭代和井喷所产生的强大动能,总认为变化离我们很远,或者我们比别人更幸运,这种变化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。然而,事实是怎样的呢?
先说一个小故事,今年回老家过年,年前去一家大卖场采购年货。印象中,早几年前来这家大卖场的时候,出口的地方还是一排人工收银通道,大概有七八个。而这次再去的时候,却发现人工收银只剩一个点位,另外新开辟了一块区域,设置了五六台自助收银机,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协助顾客自助结账。
这样的场景,在大城市或许早就已经实现,对于三线小城,科技变革的影响似乎来得晚了点,慢了点。但我们想说的是,当我们总奢望自己成为对科技变革免疫的“幸运儿”时,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,每个人都无法在科技变革中独善其身。
因此,比科技“盲动”更加危险的是,对科技“钝感”。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,我们需要做的是,把那些“概念化”的技术,结合企业的具体应用场景,将它们逐步落地去解决实际问题,真正做到“接地气”。
对科技变革,是盲动?是钝感?还是能够恰到好处地为己所用?我们不妨借用智力商数、情绪商数的说法,那就是提高我们的“科技商数”。
从 VUCA 到 BANI,无论如何描述我们身处的环境,也无论形成 VUCA 时代,或者是 BANI 时代背后的成因是什么,我们都有一个共识,那就是,以往世界中的线性发展规律,似乎不再起作用,至少不再是事物发展唯一遵循的规律;与其并存的、甚至取而代之的是非线性发展规律。这种规律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当然也包括职业发展领域。
Insight Software 首席人力资源官 Laura Hanson 在谈到2024年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时,提到了一个词—人才转型,它包含了三层含义:
第一层、过去两年的科技革命,推动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动;由此带来的影响是,催生了人才转型的另外两层含义,这包括;
我们在 Laura Hanson 观点的基础上再稍稍总结和延展一下,所谓的人才转型,最直接的理解是科技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业变革,激发了新的人才需求动能,或者是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技能和能力要求。例如,我们看到不久前,一家直播电商发布了招聘启示,要聘用几千人搞数字人直播,他们的工作内容,简单地说就是为数字人配音,用于后期在相关平台为不同品牌做产品推介。从传统电商到真人出镜的直播电商,再到数字人直播电商,显然对岗位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。
而人才转型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,员工职业发展的轨迹变了,从线性转变为非线性,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有两个:
一个是: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变化,过去的传统观点可能认为,遵循组织内部的等级结构,循序渐进地从普通员工走向领导岗位,是主要的职业发展道路;但调研显示,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一代员工,注意力持续时间只有8秒,这意味着对他们而言,通过“消磨时间”来实现职业的进阶,显然是不能接受的。
更重要的是:他们在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时,遵循的是个人和组织在“价值观”方面的契合度,看重的是一份可以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工作,并且能够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创造成功的条件。
这种“非线性”的职业发展趋势,也催生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角色的转型,例如,在高知特(Cognizant)和 Future Workplace 联合发布的《21个未来的HR职位》(21 HR Jobs of the Future)这份报告中,提到了一个新的角色,Second-Act Coach,第二幕教练,就是帮助组织内部的个体,灵活塑造职业发展阶梯,使得这些个体在任何职业发展阶段,都可以开启一段新的职业征程。
不仅如此,HR 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在遵循“非线性”原则。我们在以往的文章中,曾经谈到 HR 两条主要的职业发展路径,一条是沿着职级路径,从低到高;一条是沿着专业路径,从浅到深。但这两条路径都属于“线性发展”。所谓“非线性”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?
第一类是:Service Providers—服务提供者,包括薪酬福利、敏捷管理等等;
第二类是:Solution Providers—解决方案提供者,包括学习发展、员工关系、数据管理等等;
第四类是:Strategic—战略角色,包括人力资源负责人,组织发展负责人等等。
我们理解下来,HR 的“非线性”职业发展,恰恰体现在既可以在特定类别的职业角色内规划职业发展,也可以横跨职业角色类别,设计自己的职业路径。例如,HR 可以从服务提供者首先成长为咨询角色,再发展为战略角色。
但不论哪种职业发展方式,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则,那就是Don’t specialize too early,不要过早的选择某一个专业领域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主攻方向。HR 应当尽可能多研究、多学习、多掌握不同的人力资源领域,成为真正的多学科人才,而不是只掌握一般的、单一的技能。
不久前,一位外企 HR 负责人发给我一条消息,分享了他的喜悦:公司获得了2023年中国地区 DEI 50强雇主大奖。DEI 指的是 Diversity—多元、 Equity—公平、以及Inclusion—包容。
2、公平,倡导的是组织内部的每一位个体,都有同等的权力获得积极的工作体验和发展机会;
3、而包容,思考的是“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场域”,它包括三个部分:对劳动力多样性和个体多样性的态度;一系列组织行为和领导力行为;同时,也是一种饱含归属感的文化。
由此,我们可以看到,从态度、到行为、再到文化,领导者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、甚至是主导者。但事实上,如何践行 DEI,往往是知易行难。我们再来说一个故事:
在一档公益纪实片的首期节目中,主人公曾经是外企高管,但在人生下半场,却选择了裸辞,开了一家切面店。谈到当初为什么毅然决然的离职,他聊起了一件往事:在一次吃午饭时,自己的上级打电话给他,质问他怎么还没有收到报告。主人公说报告还有些数字需要修正,等自己吃好饭,回办公室再提交半岛官方体育。结果,这位上级说:这份报告比你吃饭重要。而正是这句话,让主人公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他人的野蛮侵犯,最终选择了离职。也许,主人公的离职不完全是因为上级一句过头的话,但至少在我们看来,作为领导者,并没有真正理解 DEI 的核心内涵。原因是什么?很可能是领导者陷入了自己所谓“领导者身份”的错误认知中。
另一方面是:他人所认为的“Who are you”?也就是在别人看来,你是什么样的领导者,以及期望你扮演什么样的领导者角色。如果领导者一直禁锢在自己的“身份”设定中,就很容说出“这份报告比你吃饭重要”等等类似的话来。
而比塑造自己的“个人身份”更重要的是,领导者还需要塑造自己的“组织身份”,帮助组织回答“我们是谁和我们不是谁”的问题,并实现组织当下和未来的目的、使命、愿景、以及声誉。
Skillable 的首席执行官 Chris McCarthy,谈到他眼中2024年的人力资源趋势时,给出了一个关键词,叫做 Beyond Diversity—超越多样性。他认为组织需要超越 DEI的浅层水平,深入研究每一位个体的职业需求和抱负,并为他们创造个性化的职业体验和旅程。
如何超越 DEI?我想我们从领导力的角度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,那就是:领导者需要跳出“个人身份”的束缚,真正搞清楚自己的组织使命是什么?才能让团队内部的所有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,并施展自己的才华。而人力资源必定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、推动者和引导者。
让 HR 懂业务,已经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,但为什么 HR 仍然被抱怨不懂业务?我们曾经分析过其中的原因,一个是系统因素:极少有组织会在 HR 和一线业务这两个角色之间“实现轮岗”;另一个是个体因素:以“知识自豪感”为目标的学习活动,成为 HR 懂业务的“行动障碍”。Handrick 的这句话,让我们找到了第三个原因:HR 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“自说自话”,而没有掌握能够让业务方听得懂的商业语言。如何理解这个观点呢?
熟悉人才发展项目的 HR 都应该知道,IDP,也就是个人发展计划,是整个项目中通常会涉及到的一个环节。但 IDP 很多时候会沦为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的“鸡肋”,为什么会这样呢?
记得早年前,我曾参与过一家企业的人才发展项目,其中也涉及到 IDP 环节。当时我们和企业 HR 的设想是:通过 HR、发展对象、相关上级的三方定期会晤和反馈,推动个体的行为转变以及 IDP 的落地。但几次实施之后,发现后续很难再推动下去,原因有很多,我们在复盘项目时,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,却容易被忽视的因素,那就是:不论是项目服务方,还是企业 HR,都在用人力资源语境下的话语方式和发展对象、以及相关上级进行沟通,这让习惯于业务思维和语境的他们,很难理解所谓的行为改变、个人发展与团队和组织业务目标之间的关联逻辑。
人力资源语言体系下,HR 更多是从职能视角出发,关心的是如何系统性提供政策、流程、方法等等实操解决方案,通过改善微观个体的工作产出,提升组织能力。
而业务方为什么会把更多精力用于讨论金融资本、企业并购、产品开发等等内容,在有意和无意中几乎将所有与“人”相关的问题归属为 HR 的职责范畴呢?这是因为,HR 没有用商业语言,让业务方确信—人才战略就是商业战略。
如果用商业语言描述组织的人才战略,它更多需要从人才视角出发,说清楚如何通过吸引、培养、任用、保留等等一系列“Talent Supply—人才供应链”的顶层设计,来实现最终的业务目标。在这个过程中,业务领导者和 HR 都是“主要责任人”。
因此,HR 只有掌握了商业语言以及相关的视角、立场和沟通方式,才能够让业务懂HR,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的设想、并将它们与组织的人才战略、以及商业战略,完美地契合起来。
安全感,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。过去几年,“心理安全”得到越来越多组织的重视,希望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地位平等、对未来确信、拥有合理自主权、彼此连接紧密、体现公平公正等等心理体验。
但今天,我们还必须为“心理安全”赋予一个不同的内容,那就是“财务安全感”。
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,2023年,在企业层面,你听到最多的词有哪些?是不是有“裁员”?是不是有“削减成本”?
PWC 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,52%的 CEO 表示,公司已经实施了削减成本的举措;更有81%的首席人力资源官表示,至少推行了一项包括“裁员”在内的削减劳动力的行动。当企业在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而采取各种措施,确保获得“业务安全感”的时候,这种压力无疑会传递至组织内部的每一位员工,并带来“财务安全感”的压力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受。
第一个现象,2023年,消费领域出现了很多热词,例如:抠抠族、“B1B2”经济、廉价品牌(Budget Brand)、社区食堂、 “剩菜盲盒”等等,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;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,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大家都尽可能寻求实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的“财务安全感”;
第二个现象,是我们的一种感觉。早几年前,朋友圈还时常能够看到一些“圈友”分享动态,准备迎接新一份工作的挑战。但现在似乎很少看到类似的信息,也许和人们使用朋友圈频次减少有关;另一种可能就是,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大家更多在考虑如何做好现有的工作,守住自己的这份“财务安全感”,而不是冒险开启一段新的职业旅程。
很显然,“财务安全感”会影响我们很多决策,包括日常消费、职场工作、个人发展等等。这也必然会影响到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设计。
作为 HR,我们除了考虑自身的“财务安全感”之外,如何帮助组织管理好员工因为“财务安全感”所带来的压力,确保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,或许是新的一年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。
科技商数、“非线性”职业发展、超越 DEI、让业务懂 HR、财务安全感,这是我们的发现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大陆海警舰艇编队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,台退役少将:真的麻烦大了!
太阳4人20+击退湖人 KD22+7詹姆斯28+7+12 浓眉22+14
首席分析师揭秘爆火Groq,每小时要烧168美元!10倍H100拥有成本
2月25日 浙江,家长给宝宝喂辅食,宝宝面无表情 直接“噗”出来,网友:我家也这样 有什么办法?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